制约水溶肥发展的七大突出性问题:水溶肥标准有待完善、水溶肥中重金属限量过苛、水溶肥基础原料缺乏、农民对水溶肥了解不足、水溶肥的优惠政策农民享受不到、水溶肥价格高推广难、水溶肥登记程序繁琐7个因素成为当前制约水溶肥发展的突出性问题,时刻制约着水溶肥的发展,那么水溶肥企业该怎么做才能突破枷锁,自由发展呢?
其实水溶肥标准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水溶肥发展的瓶颈,农业部制定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标准(NY1107-2010),要求固体性水溶肥大量元素含量不小于50%,水不溶物含量不大于5%,液体性水溶肥大量元素含量不小于500g/L,水不溶物含量不大于50g/L的指标就不太合理,养分含量高就限制了氯化铵、硫酸铵等原料的应用,同时对水不溶物的要求应该与灌溉模式有关,笼统制定一个5%的指标明显不太实际。
诸如此类的问题,像水溶肥标准中重金属限量要求太高,对原料的选择局限性大,甚至要用饲料级或者食品级的原料才能使水溶肥符合标准。这必然使成本大幅提高,对原料选择和产品推广都很不利。张承林表示,由于对含氯肥料的错误认识,导致企业大量生产硫酸钾型水溶复合肥,忽略了氯化钾这个重要的原料。
其他的问题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但是水溶肥想要快速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方可,那么水溶肥企业期待能够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来推动水溶肥的发展。